一、设备维护与校准
1、定期校准
便携录波仪应按照制造商推荐的时间和周期进行校准。例如,使用高精度的标准信号源,对录波仪的传感器进行校准。对于测量振动的录波仪,可输入已知频率和幅值的振动信号,让仪器记录并与标准值对比,若存在偏差则进行调整。
校准过程中,需确保校准环境符合要求,如温度、湿度等。因为环境因素可能会影响传感器的性能,进而影响测量精度。像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环境中,传感器的灵敏度可能会发生变化,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偏差。
2、传感器维护
保持传感器的清洁至关重要。灰尘、油污等污染物可能会干扰传感器对信号的接收。例如,对于光学传感器,表面的污渍会散射或吸收光线,使测量到的光信号强度不准确。可以使用干净的软布和适当的清洁剂定期擦拭传感器表面。
检查传感器是否有损坏。传感器是很精密的部件,受到碰撞、摔落等可能损坏。例如,加速度传感器内部的微型结构如果发生位移或损坏,测量的加速度值就会出现错误。在使用、运输和存放过程中,要注意保护传感器。

二、正确的测量方法
1、合适的测量位置
不同的测量对象有其测量位置。以测量机械振动为例,对于旋转机械,应将传感器安装在轴承座、机壳或轴等能准确反映设备振动状态的位置。如果在不合适的位置测量,可能会测量到其他干扰信号,影响测量精度。
对于测量电气信号,要确保探头与被测电路连接良好。例如,在测量电路板上的信号时,探头的接地夹子要可靠接地,探头头部要与测量点紧密接触,避免接触不良产生额外的电阻,影响信号测量。
2、正确的安装方式
当使用振动传感器时,安装方式有螺丝固定、胶粘、磁吸等多种方式。螺丝固定要确保螺丝拧紧,但不能过度用力以免损坏传感器或被测物体表面;胶粘方式要使用合适的胶水,并保证传感器与被测物体表面紧密贴合,没有气泡;磁吸方式要检查磁铁的吸力是否足够,防止传感器在测量过程中移动。
对于其他类型的传感器,如温度传感器,要确保其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,并且有良好的热传导。例如,在测量管道内流体温度时,要将温度传感器插入管道中心位置,且与管道壁密封良好,防止热量散失或冷空气进入。
三、环境因素控制
1、温度控制
恶劣的温度会对便携录波仪的性能产生影响。在高温环境下,电子元件的性能可能会发生变化,如电阻的阻值可能会改变,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。可以在设备外部采取隔热措施,或者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下使用设备。
在低温环境下,电池性能可能会下降,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。同时,一些材料在低温下可能会变脆,容易损坏。因此,在低温环境中使用便携录波仪时,要注意设备的保暖和预热。
2、电磁干扰屏蔽
现代环境中充满了各种电磁干扰,如无线电波、电机产生的磁场等。这些干扰可能会影响便携录波仪的测量信号,尤其是对于测量微弱电信号的情况。可以采用屏蔽电缆连接设备,减少外界电磁干扰的耦合。
对于设备本身的电磁兼容性也要重视。选择具有良好电磁屏蔽设计的便携录波仪,并且在使用时,尽量远离强电磁干扰源,如大型电机、变压器等。如果无法避免,可以采用电磁屏蔽罩等措施来降低干扰。